资讯中心

医药跨国并购现状和未来

  • 现状:近年来全球药企并购活动频繁,大型制药企业如强生、礼来、葛兰素史克等纷纷通过并购来解决产品线短缺问题。例如,强生以约 146 亿美元收购专注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疗法的 Intra - Cellular Therapies 公司;礼来公司与 Scorpion Therapeutics 达成收购协议,潜在斥资 25 亿美元;葛兰素史克宣布将斥资 11.5 亿美元收购 IDRx 的主打候选药物 IDRX - 42。

  • 趋势:未来跨国药企合作将不再局限于肿瘤领域,代谢、麻醉、免疫、皮肤、眼科、心血管、抗感染、疫苗等领域将全面开花,甚至可能涉及中枢神经系统和罕见病等领域。跨国药企通常偏向大额并购以扩大市场份额,技术领域上,则侧重于肿瘤、免疫、罕见病等领域,符合其长期发展战略。

动因

  • 拓展产品管线:大型制药企业通过并购可以快速获得创新药产品或在研项目,丰富自身产品线,解决产品线短缺的困境,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

  • 获取技术和平台:中小型生物科技公司往往拥有独特的研发技术或平台,跨国药企通过并购可以将这些先进技术和平台纳入麾下,提升自身研发实力和创新能力。

  • 加强市场领导力:在特定疾病领域,通过收购具有领先产品或技术的公司,跨国药企能够提高在该领域的市场份额和竞争力,巩固其市场领导地位。

  • 实现规模经济和协同效应:并购可以使企业在生产、采购、销售、研发等方面实现规模经济,降低成本。同时,双方企业在资源、渠道、技术等方面的互补,能够产生协同效应,提升企业整体价值。

风险

  • 法律风险:不同国家的法律体系、法规和标准存在差异,医药行业的特殊性也使得企业需要面对更多的监管挑战,如药品注册、生产许可证等。企业需要了解目标国家的法律法规,并确保其并购活动符合当地的法律要求。

  • 财务风险:跨国并购涉及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货币,存在汇率波动、货币贬值、利率风险等财务风险。同时,并购过程中的融资安排、目标企业的财务状况不明等也可能给并购企业带来财务压力和潜在损失。

  • 文化风险:不同国家的文化背景、价值观和管理方式存在差异,这可能会导致企业在并购后面临沟通障碍、员工流失、管理理念冲突等问题,影响并购后的整合效果和企业运营效率。

  • 反垄断风险:如果目标公司是行业内的主导企业,或者其市场占有率较高,可能会受到反垄断审查的限制。并购企业需要在并购前对目标公司的市场地位进行评估,并采取相应的措施降低反垄断风险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关闭
二维码